数统计:3206字 预计阅读时间:约6分钟
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,对汽车性能的要求日益增高,尤其是在安全性、能效和环保方面的关注。这些要求促使汽车材料,特别是汽车用钢材料的科技不断进步,以适应更严格的行业标准和消费者的期望。汽车用钢作为车辆制造中不可或缺的材料,其发展趋势直接影响着整个汽车行业的未来。
汽车用钢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,不仅在材料的强度和轻量化方面取得了突破,还在环保性、可持续性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等方面展现出新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。
以下内容将详细介绍这些进展和趋势,以及它们对未来汽车制造的影响。
01 One
汽车用高强钢类型及特点介绍
1.双相钢(DP钢,Dual Phase Steels)
性能特点:无屈服延伸、无室温时效、低屈强比、高加工硬化指数和高烘烤硬化值。
典型应用:DP系列高强钢是目前结构类零件的首选钢种,大量应用于结构件、加强件和防撞件。如,车底十字构件、轨、防撞杆、防撞杆加强结构件等。
2. 复相钢(CP钢, Complex Phase Steels)
性能特点:晶粒细小,抗拉强度较高。与同级别抗拉强度的双相钢相比,其屈服强度明显要高很多。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、高扩孔性能、高能量吸收能力和优良的翻边成形性能。
典型应用:底盘悬挂件,B柱,保险杠,座椅滑轨等。
3.相变诱导塑性钢(TRIP钢,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 Steels)
性能特点:组织中含有残余奥氏体,有良好的成形性能。在成形过程中残余奥氏体会逐渐转变为硬的马氏体,有利于均匀变形。TRIP钢还具有高碰撞吸收能、高强度塑性积和高n值的特点。
典型应用:结构相对复杂的零件,如B柱加强板、前纵梁等。
4.马氏体钢(MS钢, Martensitic Steels)
性能特点:屈强比高,抗拉强度高,延伸率相对较低,需要注意延迟开裂的倾向。具有高碰撞吸收能、高强度塑性积和高n值的特点。
典型应用:简单零件的冷冲压和截面相对单一的辊压成形零件,如保险杠、门槛加强板和侧门内的防撞杆等。
5. 淬火延性钢(QP钢,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 Steels)
性能特点:以马氏体为基体相,利用残余奥氏体在变形过程中的TRIP效应,能实现较高的加工硬化能力,因此比同级别超高强钢拥有更高的塑性和成形性能。
典型应用:适用于形状较为复杂的汽车安全件和结构件,如A、B柱加强件等。
6.孪晶诱发塑性钢(TWIP钢,Twinning Induced Plasticity Steels)
性能特点:TWIP钢为高C、高Mn、高Al成分的全奥氏体钢。通过孪晶诱发的动态细化作用,能实现极高的加工硬化能力。TWIP钢具有超高强度和超高塑性,强塑积可达50GPa%以上。
典型应用:TWIP钢具有非常优越的成形性能和超高强度,适用于对材料拉延和胀形性能要求很高的零件,例如复杂形状的汽车安全件和结构件。
7. 硼钢(PH钢或B钢,Press Hardening/Boron Steels)
性能特点:超高强度(抗拉强度达1500MPa以上),有效提高碰撞性能,车身轻量化;零件形状复杂,成形性好;尺寸精度高。
典型应用:安全结构件,如:前、后保险杠、A柱、B柱、中通道等。
02 Two
汽车用钢板的分类
1.传统高强钢
传统高强钢以烘烤硬化钢(Bake Hardenable,BH)为主,其力学性能如下图所示。在冲压成型后的烤漆过程中实现强度的提高。冲压过程中的应变硬化程度,对后续烘烤过程中强度的提高有明显的影响。成型过程中的应变硬化,主要是基于形变引起的位错密度的提高。烘烤过程中强度的提高,是基于该过程中原子的扩散导致的对后续位错运动的阻碍。成型方式和成型过程引起的应变量的不同,均会对烘烤硬化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。
2.典型第一代先进高强钢及其控制技术
第一代先进高强钢以双相钢(Dual Phase,DP)和相变诱导塑性钢(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,TRIP)为主。
DP钢,故名思议是由两种相组成,可为铁素体+贝氏体或铁素体+马氏体,其组织示意图如图3所示。铁素体作为软相,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塑性,易成型;贝氏体/马氏体作为硬相,使其具有合理的强度。
3.典型第二代先进高强钢及其控制技术
第二代先进高强钢以挛晶诱导塑性钢(Twinning Induced Plasticity,TWIP)为主。TWIP钢,是基于形变过程中由于奥氏体相的变化,形成的机械挛晶。由于挛晶的形成,可吸收碰撞过程中的能量。其基本成分为18%Mn-3%Si-3%Al,当然随不同部件对各相性能的关注点不同和生产过程中的瓶颈问题,该成分可做出适当的调整。
4.第三代先进高强钢的发展
第三代先进高强钢,是基于第一代与第二代高强钢区域之间的空白,开发具有高强高塑性的综合性能优良的品种,如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Q&P(Quenching and Partition)钢。Q&P钢的室温组织为铁素体、马氏体和奥氏体,其设计原理是在淬火到一定温度形成相当数量的马氏体后,存在一个二次加热过程,如图6所示,在该过程实现马氏体内碳原子向残留奥氏体内的扩散,从而提高其稳定性。由此工艺生产的高强钢,其强塑积可远超第一代和第二代先进高强钢。
03 Three
汽车用钢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
近年来,随着全球对汽车能效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,汽车用钢材料的发展趋势正朝着更高强度、更轻量化以及更加环保的方向迅速发展。
1.材料强度与轻量化
高强钢材的应用依然是减轻汽车重量、提高燃油效率和安全性的关键。现在的高强度钢(Advanced High-Strength Steels, AHSS)已能实现更高的强度与塑性的平衡,强度范围已拓展至2000 MPa以上,同时保持了良好的成型性能。此外,通过精细化的合金设计和热处理工艺的优化,新一代高强度钢材料如第三代高强钢正在被广泛研究和应用,这类材料不仅具有更高的强度,而且焊接性和成型性能都得到了显著改善。
2.环保与可持续性
在材料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方面,汽车用钢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。低碳制造过程和循环利用已成为研究热点。钢铁行业正努力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CO2排放,例如通过采用电弧炉技术来回收和再利用废钢,以及通过开发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的新材料,从而减少能源消耗。同时,对于汽车拆解后材料的回收利用也被赋予了更高的重视,以实现材料的闭环循环。
3.智能制造与材料工程
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为高强钢材料的制造和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。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、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,可以实现对制造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,确保材料属性的一致性和可靠性。此外,通过计算材料学的方法,可以在分子层面设计和预测材料性能,从而开发出具有定制化性能的新材料,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。
4.多功能一体化发展
未来的汽车用钢不仅要求具有高强度和轻量化的特性,还需要集成更多的功能,如自修复、抗腐蚀、导电等特性。这些多功能性钢材的研发,将依赖于表面工程、纳米技术和复合材料技术的进步,以实现在不牺牲强度和重量的前提下,提供额外的价值。
综上所述,汽车用钢材料的发展趋势不仅仅局限于提高强度和减轻重量,还包括提高环保性、可持续性以及功能的多样性。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,未来的汽车将更加安全、环保和智能。